7月9日,社会活动家杨文彬一行来到绍兴市新昌县,与有关部门就共富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考察,新昌县农业农村局王焕忠作为代表向杨文彬汇报介绍了“新昌县全力践行浙江共富理念”的生动案例。
王焕忠表示,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昌县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关于共同富裕的总体规划和方向,同时积极探索符合新昌县自身实际情况的共富方案和举措,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两次批示肯定。
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新昌县展现了以县发改局为牵头单位、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态势,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激发市场创新参与,激活弱势家庭致富能力。
王焕忠说,为了达到共富目的,首先就要确定哪些人是经济相对弱势的群体,目前新昌县主要聚焦三部分人群:一是由政府兜底的贫困户等群体;二是人均收入偏低,集中在2.5-3万的低收入人群;三是没有好的出路,被遗忘或忽视的一部分边缘人群。
针对一部分特困人群,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监控、统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主动出击挨家挨户深入走访了解这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这样一来也能培养和建立良性的干群关系,促进干部积极作为,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过去是被动到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目的是方便收取税费或者是灌输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如今主动上门是为了给群众雪中送炭,提高群众家庭收入,提升生活品质。
共富工坊是其中一个共富载体,通过利用村里的闲置文化礼堂,一部分六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到这里零星上班,一个月下来收入也能达到一两千元,这部分人群四肢健全、头脑清晰,但是去企业正式工作又不符合要求,因此共富工坊成为了他们提高收入的一个途径,同时也让他们获得了尊严和存在感,活得更加体面和有价值。
为了改变目前土地使用效率不高的现状,王焕忠说农业局提出把农用地适当集聚集中,提高规模,这样一来就能获得更多资源从而增加更多收入,因为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明显下降,过去务农的一部分人群现在都已经步入老年,而年轻人几乎不会再去从事单一的农业工作。
王焕忠说为了精准帮扶,他们先从人均收入在2.5-3万的人群切入,通过把他们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流转,一来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租赁收入,二来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有相对充裕的精力去赚取其他的收入。从生产端、销售端、服务端三端着手,建立稳定契约关系,保障农民收入。
王焕忠指出,要实现共同富裕,村委会的能量和作用不可忽视,村干部本领提高,村里有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何愁不能带动农民共同致富。作为村干部,要用好村里有限的资源,发挥村民自治的灵活性,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同时也让村民口袋鼓起来。村干部要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比如拥有20-30亩土地的农业大户种植主要粮食作物政府有一定的扶持补助,遇到自然灾害有相关的保险公司进行补助,碰到运作资金不足也可以向银行融资。
如果觉得一个村子力量有限,也可以几个村子一起抱团合作,把几个村的集体经济集合起来一起购买土地建起厂房租给企业,或者在繁华地段购买商铺出租,获得相对稳定的租赁收入。
如果拼体量没优势,那么可以出精品,比如新昌大佛龙井,我们选择精品化制作,选择最佳的生产地,最好的茶叶品质,最厉害的制茶高手,做出自己的精品。为了迎合年轻人喜欢喝奶茶、冷泡茶、抹茶等的饮茶需求,新昌县三花等几家上市企业还专门联合创立了九州茶饮企业,管理人员均由年轻人才担任,完整的直播团队,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格局,超前的销售理念,喊出一句强有力的口号:把中国茶卖到国外去,不仅展现了年轻人的勇气担当,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提升。
“一生辛劳,面朝黄土背朝天,老了以后仅靠三四百的养老金维持生活。”王焕忠说,接下去要探索如何提高这部分人群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把这批老人解放出来,给予他们被征地农民待遇,通过先搞一个试点,然后逐步推广,让他们有更体面的生活。
对此,社会活动家杨文彬肯定了新昌县深入践行浙江共富理念的做法,多个部门多种方式联合推动,帮助弱者变强,足以看出新昌县人民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努力和决心,希望继续保持积极创新的理念和进一步探索实践。
(汪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