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环艺人——当代环境艺术文献展”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由福州大学与浦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文献+手稿+影像”三位一体的展陈体系,系统梳理了中国环境艺术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历代环艺人的设计智慧与探索实践,生动呈现了环境艺术营造与数字科技语言的融合创新,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注解。
领导嘉宾合影留念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浦城县委书记李江平,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郑煦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朱育帆,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金强、副院长张健,南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施萍,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原委员吴昊,副主任邵健、席田鹿,秘书长王国彬,副秘书长金常江、梁青,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沈康、范尔蒴、何凡,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礼平,武夷学院武夷艺术研究院院长陈铎,浦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军,浦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江宇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仪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他说,环境艺术学科近四十年来,始终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满足社会文化需求,壮大了专业队伍,拓展了学科外延。本次展览聚焦“环艺人”这一群体近四十年的探索足迹,通过一代代“环艺人”的文献与作品的深度梳理,展现环境艺术从专业建构到服务社会的完整脉络,诠释了艺术与科学、人文与工程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环艺人"和环境艺术“其志之大”“其道之新"“其业之兴"三层深意,彰显了环境艺术家胸怀家国、守正创新的精神品格。展览设计新颖别致,可视可读信息很大。当前是全国推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环境艺术也必将以融合创新的理念和综合的艺术语言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致辞,他说,本次文献展不仅记录了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在城市建设、生态设计等领域的卓越贡献,更展现了该专业在新时代社会转型中的持续活力,是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展览。环艺是设计学科中最早实现艺术与技术融合的专业,印证了现代社会对环境营造的持续需求,相信“环艺”将继续以其独特气质,回应时代命题,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郑煦林
福州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郑煦林致辞,他说,此次与浦城县携手举办该展,既是校地战略合作的生动实践,更是践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福州大学在艺术设计领域深耕七十余载,师生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环境设计等专业跻身全国A类行列。今后,福州大学将为城乡环境建设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让艺术教育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浦城县委书记李江平
浦城县委书记李江平致欢迎辞,他说,丹山碧水迎高朋,千年文脉聚雅集。作为闽越文化的摇篮,浦城依托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深化校地合作,让艺术基因融入城乡发展肌理。期待此次展览以艺术为媒,使绿水青山间的艺术之花,绽放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诚邀各位领导嘉宾漫步南浦清波之畔,共绘文化浦城新篇。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
与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
共同观展
展览现场
开幕式后,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组织与会专家围绕“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展开交流。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苏丹表示:“环境艺术既是城市美学的表达载体,更是连接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浦城作为生态资源丰富的县域,应当充分发挥环境艺术的在地性优势,将闽北山水文脉融入城市更新之中,让艺术成为绿色发展的催化剂,使城市在更新中既能留住‘乡愁’,又能焕发可持续的生机。”
本次展览于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序厅和专题展厅1展出,持续至9月7日。同期,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还举办了“历史的记忆——俄罗斯画家笔下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专题展厅3) 、“北国的田园诗——俄罗斯油画与素描作品展”(专题展厅2),三展联动,欢迎大家共赴这场夏日艺术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