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至31日,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全国总评审第二阶段线上评审工作圆满完成。2025年8月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大广赛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7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下简称“大广赛”)全国总评审第二阶段工作在中国传媒大学展开。本阶段评审聚焦作品等级奖的评定,特别组建了由45位来自广告行业前沿的资深专家与学界代表共同构成的多元复合型评审团。该评审团深度整合学界前沿理论与业界实战经验,其中业界评委占据主导地位,确保了评审与市场需求的紧密接轨及评价维度的全面性。
回顾历程,明晰标准
8月2日上午8:30,第二阶段线下评审预备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拉开帷幕。
会议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大广赛评审委员会监审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教授首先致辞。丁教授指出,大广赛通过将教学实践与行业需求紧密连接,保持了课堂知识的时效性;其一年一度的节奏与学生成长、教学周期高度契合,已成为培养创意人才、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20年来,赛事赢得了学生、教师与企业界的多方支持,形成了“参与即收获”的良性生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大广赛评审委员会监审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院长丁俊杰教授
随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大广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瑞武教授作评审说明。刘瑞武教授重点强调评审要求:评委须以专业、公平、严谨的态度深入解读命题诉求与评审规则,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并杜绝影响公正性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坚守质量标准,鼓励创新表达与多元风格,合理包容AI辅助作品并注重原创性与技术融合的平衡,同时需尊重命题单位需求,慎重对待每件作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大广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刘瑞武教授
预备会现场举行了评委聘书颁发仪式。丁俊杰教授、刘瑞武教授为评审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大广赛资深评委金定海教授,以及MATCH马马也文化传播创始人/CEO莫康孙老师颁发主席聘书。随后,金定海教授、莫康孙老师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共同为全体评委颁发聘书,并集体合影留念。
现场颁发评委聘书
高效严谨,多元碰撞
预备会后,5个评审组立即投入紧张的评审工作。影视/动画/互动组、微电影组、广播/文案组、策划案组、平面组评委结合业界实践经验与学术评审标准,对作品进行深度研判。评审过程中,评委们既注重创意的独特性与执行的完整性,也关注命题诉求的精准传达与市场适配性,针对争议作品展开充分讨论,确保每件作品的评价经得起专业推敲。
01 影视/动画/互动组
02 微电影组
03 广播/文案组
04 策划案组
05 平面组
06 监审组进行线下监审
初心导向,群英逐鹿
8月3日下午,评审进入终评阶段,全体评委在博学楼102教室开展公益广告大奖与全场大奖提名的评选。公益广告大奖评选聚焦社会价值与创意表达,最终1件公益命题作品凭借深刻的主题洞察与创新的传播方案脱颖而出。全场大奖评选则以“评委推荐”的形式展开,多位评委主动上台阐述推荐理由,从创意高度、执行精度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最终遴选出2件备选作品,将于学科成果展示盛典进行最终角逐。
金定海教授主持终审会
各评委进行演讲
成果沉淀,未来可期
评审结束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第二阶段评审通过权威评委的多元视角与严谨流程,完成了对作品的筛选与认定,为赛事的成果转化、教育反哺与教学创新赋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
随着评审工作的圆满落幕,第17届大广赛全国总评审工作已全部完成,最终获奖名单将择期公布。本届大广赛全国总评审以20年积淀的权威性与创新性,不仅检验了广告教育与行业实践的融合成果,更为青年创意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的高端平台,持续推动着中国广告教育的创新发展与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
第二阶段评委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