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联动破壁垒 优质资源“城乡共享”
作为“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品牌项目的拓展,本次美育课程与区教委开展深度合作,联动全区14所艺术特色学校。暑期,文化馆总馆开设英文课本剧、健身舞蹈、吉他、街舞、书画、非遗体验等11类艺术内容,共设15门课程、26个班次,共计600余人参与培训。课程设计统筹健康教育、学科融合与兴趣培养,涵盖既兼顾传统与潮流,又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学习偏好。
同步依托总分馆机制,构建起“总分馆联动、城乡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在北臧村、魏善庄、长子营、瀛海、青云店等分馆同步开设青少年暑期班,让偏远乡镇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艺术教育。“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螺钿、点翠、兔儿爷的非遗技艺,孩子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特别喜欢,动手又动脑。”来自学员家长的反馈,正是城乡美育资源均衡化的生动注脚。
整个暑期全区累计推出超900余课时,覆盖万余人次,有效缩小了城乡美育差距。
“周周开新课”灵活模式获家长点赞
根据青少年暑期生活安排、课内外结合,文化需求多样的特点,“周周开新课”模式打破传统课程“固定不变”的局限,避免传统单一课程可能导致的学习动力下降,及时融入新兴艺术内容,真正实现“按需参与”,极大提升了学习体验与获得感。家长表示:“文化馆的暑期班既帮孩子发展了兴趣,又解决了我们的看护难题,真是惠民便民的好举措。”坚持送孩子学舞蹈的家长则对课程质量认可有加:“内容新颖,老师专业耐心,孩子越学越起劲,还交到了好朋友。”
此外,文化馆还同步开放“文化志愿者之家”,为学员及家长提供休息与活动空间,服务超一千人次,构建“公益培训+公共服务”的全流程体验。
全链条培育新苗 美育成果持续落地
课程并非止于“教”,大兴区文化馆构建“培训—实践—展示”的全链条美育体系,课程成果暑期班的优秀节目参加全民艺术普及月闭幕式展演活动。优秀学员直接对接馆办青少年艺术团、曲艺团、少儿京剧团,学员通过汇报演出、赛事平台展现风采。此前,庞各庄一小京剧社的三部原创剧目已连续三年登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展演”舞台,曲艺团学员也在全市比赛中表现优异,美育成效显著。
“文化馆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阵地,更应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艺术沃土。”未来,大兴区文化馆将持续深化“全民、全域、全时、全类”公益文化服务目标,不断完善升级青少年美育课程,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审美能力的新一代艺术新苗,让全民美育的青春路径越走越宽。